政府工作报告拟作13处修改 治雾霾应民意写入
起起伏伏之间,光伏产业如一叶扁舟潮起潮落。
项目建成后,向所在区电力公司提出并网验收及并网调试申请,区电力公司自受理并网验收申请之日起,在 15 个工作日内完成发用电合同、并网调度协议、并网验收与调试工作。在线监测结果将作为发电量评估的依据(联系电话:55591160、55591151)。
(二)阳光园区工程重点在冬奥赛区、三城一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高端功能区新建建筑中推广光伏发电应用。其中:1.法人单位投资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向项目所在地区发展改革部门直接申请纳入补贴名单,项目应在区发展改革部门备案,项目业主完成建设投产,并由区电力公司完成并网验收(法人单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申报表见附件 1)。市发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补贴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审计发现问题依法进行处理。项目业主在完成项目备案后,可以直接与监测系统管理单位进行前期技术沟通;项目建成后,凭与区电力公司签订的发用电合同,向监测系统管理单位申请数据通讯卡,开展接入调试。(五)规范管理程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执行,由项目所在区发展改革部门实行备案管理,严格依据时限要求办理备案,不得自行增加前置条件。
(三)市发展改革委对各区上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并分别于每年 8 月 15 日和次年 2 月 15 日前,将审核结果在市发展改革委网站公示,公示期为 5 个工作日,根据公示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当期《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名单》(以下简称《补贴名单》)。(二)项目业主应严格按照国家、本市及行业有关标准,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按照隆基的规划,到2020年底,其硅片、电池、组件产能预计将达到75GW、28GW以及50GW。
此外,尽管三家主推的组件版型以及应用技术的侧重点略有差别,但在组件宽度上却非常一致。与一路高涨的市值相辅相成的是,这家企业在产能扩张以及营收净利润方面也是光伏制造企业中的佼佼者。晶科已经是连续四年的全球组件出货冠军,强悍的全球市场开拓能力让晶科组件出货到了140多个国家,海外市场占有率高达30%而海外市场也已成为新的蓝海。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规模同比增长5.6%。然而,近年来单晶生产制造技术的突破和成本大幅降低,多晶产品的成本优势逐渐黯然。
光伏平价时代正在到来,光伏产业龙头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早前,隆基股份更宣布与通威股份深化战略合作,加码硅料产能扩张。隆基股份自2012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连增长,增长逻辑对应的是不断延伸产业链以及随即扩大的市场空间。从光伏设备板块的表现来看,中游光伏电池片与下游光伏逆变器年内涨幅较为领先,而在近期的涨幅上,光伏辅材厂商表现活跃。
据透露,公司业务部门架构也由原来的国内和海外的简单划分,调整为按照更细的市场大区进行划分。目前,隆基单晶硅片的全球份额已经达到40%-45%。随着各国陆续推出碳减排及新能源战略,光伏行业景气度持续恢复,产业整体盈利能力回升。如果届时行业对2021年需求的预期仍然较为乐观甚至是极度乐观,则市场行情将更可能获得持续的支撑力量。
这六家公司的营收占据了光伏行业企业总营收的大头。近年来,他们还不断向下游拓展,形成了从单晶硅棒/硅片、单晶电池/组件到下游单晶光伏电站应用的全产业链。
从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片,到光伏玻璃、EVA胶膜等辅材,今年国内光伏行业经历了产业链涨价潮。隆基股份近年来也在海外积极布局,销售区域进一步扩大,主要产品单晶硅片和组件海外销量大幅增长,整体营收增长明显。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最终决定今年四季度末组件价格的最大影响因素还是对2021年全球新增装机量的预期。随着下半年疫情好转,国内竞价、平价项目相继进入开工期。以行业龙头隆基股份的财报为例,隆基股份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38.32亿元,同比增长49.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47亿元,同比增长82.44%,延续了隆基股份2020年度前两季营收同比增长的趋势。业内人士认为,第四季度是光伏传统旺季,受益于行业需求回暖,光伏行业增长确定性强,而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将居于更加有利的市场地位。机构预计,十四五规划的非化石能源占比将高于预期,为达到这一目标,国内光伏年均增长将落在62GW-68GW区间。行业两级分化加剧从各家公司陆续出台的数据中不难发现,光伏行业马太效应已经凸显。
从财报数据可知,隆基股份多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得益于多种积极因素,从A股光伏概念板块57家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报看,其中42家公司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逾七成。
垂直一体化凸显优势前些年在光伏行业中,单多晶之争是一个常新的讨论话题。此外,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头部企业开始加速扩产。
中国光伏企业纷纷进军海外。若延续这一发展势头,隆基股份极可能在今年底成为全球最大的组件出货商。
而头部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也将持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尽管单晶硅片市场可观,隆基股份也在不断加快规划产能建设步伐,公司从2013年开始,便往下游延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41亿元,同比增长42.73%;净利润为41.16亿元,同比增长104.83%。目前,组件业务已成为隆基股份最大的营业收入来源。
经历了高速发展和盘整时期,光伏行业开始呈现分化整合的态势。在涨价潮的背景下,光伏各环节景气度也出现了分化。
2019年,隆基股份的单晶硅片需求快速增长,实现了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高达103.05%。隆基股份计划在明年底实现产能翻番。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光伏行业显著回暖,伴随抢装潮,第四季度有望成为史上最强旺季。同时,随着光伏+储能模式快速推广,行业进入稳定成长周期,至2025年相关龙头公司净利润增速预计在300%左右。
在2020年半年报中,隆基股份营业收入、利润增幅更远超机构预期。记者预估单晶的市场占有率到2021年将进一步逆转超过多晶,提升至85%以上,单晶正加速完成对多晶的替代。多晶组件以成本低的优势占据了市场绝对的份额。早在2006年,隆基股份管理层人员在深入研判光伏行业各类技术路线后,选择了单晶路线作为技术发展方向。
电池片、逆变器、光伏辅材企业的净利润增速突出。借助对光伏产业关键环节的掌控力,隆基股份行业龙头位置更为巩固。
据悉,隆基股份今年上半年单晶硅片出货39.58亿片。国内市场也在稳步增长和逐渐成熟。
隆基股份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水平达到24.06%,打破24%的行业瓶颈;而组件转换效率已高达22.38%,持续刷新世界纪录。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5.0%;清洁能源消纳持续好转,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分别达到96.6%、98.3%,同比上升0.8、0.2个百分点。